6月1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体系有关文件,随后,省委、省政府陆续印发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1”,即1个意见:《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安全生产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意见》,部署系列改革创新举措。“7”,即7个配套文件,其中围绕关键环节的责任落实,制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3个文件;围绕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制定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实施意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等2个文件;围绕重点工作的改进提升,制定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知、加强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检查工作办法等2个文件。文件体系出台后,赣州市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推动“1+7”政策文件体系落地见效,将陆续推送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及学习宣传贯彻体会文章,供交流借鉴。
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以高水平道路交通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赣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曾强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一招。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1+7”政策文件体系落实落地,努力以高水平道路交通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真抓真管上下功夫 强化安全生产标本兼治
党政示范引领。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多次实地调研道路隐患治理等工作,挂帅督办整改难度大的道路隐患,示范带动县级党委政府建立主要领导领衔挂点联系制度,并向相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点对点”发提醒函,要求加快推进隐患治理等工作,压紧压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凝聚部门合力。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充分发挥市道安委牵头抓总作用,出台《赣州市“三个一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试行)》,解决部门间“职责不明确、标准不统一”问题。成立“三个一律”工作专班,向市直各部门发送工作提醒函35份,推送各地精准治理“人车路企”隐患。强化精准施策。深刻吸取章贡“5.25”等事故教训,组织8468名公交、客运、校车等驾驶人进行了身体检查,对57名涉病驾驶人采取了转岗或辞退措施。针对兴国“7.26”较大事故暴露出的问题,迅速在全市部署“降速、封口、增视距”专项行动,施划纵向减速标线5.49万余米、中央黄虚线改实线1.39万余米,封闭不合理开口244个,清理影响视距障碍物495处,新增测速设备22套、压线抓拍设备33套,全面提升普通公路本质安全水平。
在严抓严管上下功夫 夯实事故预防工作基础
持续强化源头监管。紧扣事故预防工作主线,坚持“关口前移、管住源头”,精准治理“人、车、路、企”风险隐患。当前,赣州市高风险运输企业占比降至0.4%,高风险大型客货车占比降至3.6%,高风险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占比降至4.5%,排查治理道路隐患路段1100处,治理率达74.9%。同时,高标准推动国省道精品路创建工作,以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聘请东南大学专家团队为全市推进105国道精品路创建提供技术支撑为契机,不断提升隐患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持续加强路面管控。常态化部署推进各类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每周至少开展2次“零点夜查”行动,严查酒醉驾、“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等重点违法,并常态化派出流动执法队伍,针对性开展交通违法整治和勤务暗访督导。此外,全市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落实警力下沉一线的要求,严格执行《赣州市公安交警部门路面勤务工作规范》,确保支队领导和民辅警开展路面执勤每人每月不少于4天、大队领导每月不少于8天,织密织牢路面管控网。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坚持路面管控与宣传引导相结合,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普及力度,深入开展“七进”宣传和“五大曝光”,围绕“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等主题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组织乡镇道安委、“两站两员”、农村应急管理员等力量深入3391个行政村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在事故多发路口墙面绘制交通安全宣传漫画217幅,对45辆公交车车身进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改造。“赣州交警”微信公众号月阅读量破55万余次,上榜江西政法系统微信影响力排行榜。
在敢抓敢管上下功夫 治理道路交通顽瘴痼疾
全链条推进危化品运输监管。以赣州市安委会名义部署开展全链条安全整治百日行动,紧扣“源头、线路、监管、处置”等环节,制定12条具体整治措施,全面加强危化品运输全过程安全监管。同时,联合高速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常态化组织开展违法集中整治,每周三开展全市统一行动,目前已查处危化品车辆交通违法1035起,并与67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建立了联系渠道,为批量运输危化品的企业提供护送服务。科技创新整治货运车辆乱象。针对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故意遮挡号牌,逃避监控检测违法多发现象,挖掘交通运输部门数据,自主研发建立“寻迹”大数据平台,4月下旬启用以来,精准打击遮挡号牌货车352辆,赣州市遮挡号牌违法车辆总量从4月的7130辆次下降至9月的1007辆次,占比由48.6%下降至5.23%。同时,拓展对外地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时动态管控效能,研判出546辆长期在全市运营的外地危货运输车辆,参照“三个一律”模式,每月开展一次“点对点”执法检查和“面对面”宣传教育,每周点对点发送1条安全提示信息,截至目前发送提示短信2.8万余条。全面启动低速电动车治理。根据省公安厅交管局统一部署,建立低速载客电动车生产、销售、使用、上路、退出等全过程闭环治理机制,推动化解低速载客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推动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以旧换新、置换补贴、商家回购等措施,鼓励群众主动淘汰处置。另一方面立足交警主责,坚持路面严管和宣传引导相结合,严查严管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民辅警主动上门宣讲,引导群众自行置换淘汰。截至目前,已淘汰低速载客电动车38辆、扣留18辆。下一步,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持续落实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的有关工作要求,以“形势严峻、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隐患不除、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贯通到底、落实到位,坚决维护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