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体系有关文件,随后,省委、省政府陆续印发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1”,即1个意见:《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安全生产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意见》,部署系列改革创新举措。“7”,即7个配套文件,其中围绕关键环节的责任落实,制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3个文件;围绕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制定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实施意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等2个文件;围绕重点工作的改进提升,制定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知、加强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检查工作办法等2个文件。文件体系出台后,赣州市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推动“1+7”政策文件体系落地见效,本公众号将陆续推送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及学习宣传贯彻体会文章,供交流借鉴。
持之以恒凝心聚力
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赣州市赣县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文彦
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体系,为进一步抓好全省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赣州市赣县区深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政治站位,严实深细抓好落实
一是强化学习贯彻。赣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1+7”政策文件体系宣贯落实,区委常委会(扩大)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1+7”政策文件体系,并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组织学习,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二是营造良好氛围。编印《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资料汇编(江西省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系列政策文件)》,下发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传达学习,抓好落实。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策文件宣传解读,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实宣传教育。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六进”等活动,通过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喇叭、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宣传,在赣县融媒体开设安全生产专栏,常态化推送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及时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文件、经验做法,浓厚全区抓安全生产工作氛围,增强社会知晓度。
强化风险防控,深化重点领域整治
一是聚焦城镇燃气领域。建设赣县区智慧燃气指挥中心,为全区餐饮以及“九小场所”用户3000余户、居民用户5000余户,安装燃气报警器、更换波纹管、安装自闭阀等设施设备,总投资达1366万元。同时,积极推动城区有条件“瓶改管”的餐饮店进行“瓶改管”工程改造。二是聚焦消防领域。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排查整治,新增充电场所433处,新增充电点位8426个,现有充电点位30022个。全力拆除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网)、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17444处,拆除面积66898.7平方米。全力清理消防车车道、登高操作场地障碍物297处,消防车道施划357处,面积14653.57平方米。开展电气焊专项整治,建设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监管平台,给电气焊“赋码加芯”,安装557台,推动在线监管电气焊作业。三是聚焦道路交通领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歼灭战,投入资金3455万元,对全区国省道、县乡村道路1448处安全隐患点位进行工程改造,尤其是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重点路段,全面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四是聚焦森林防火领域。投入1833万元开展高压电力线路设施隐患清理和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工作,共清理电力线路715.7公里以及53个存在火灾隐患的变压器台区,资金投入、清理长度在全省、赣州市前列。此外,聚焦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工贸等重点领域和有限空间、冷库安全、动火作业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坚持固本强基,稳步推进本质安全
一是充分运用安全防范“铁三角”。按重点行业组建由区级领导、牵头单位、专家等组成的安全防范“铁三角”,按照“集、研、判、令、宣、行、督、兑”八项运行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预防在前,全链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这一做法在《中国应急管理报》《江西应急管理简报》予以报道,在赣州市进行了推广。二是数字化赋能城市防灾减灾。投入647余万元,全面查明、查清赣县区地下管线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在全省率先完成1120公里的外业普查工作和35.8平方公里的倾斜三维建模工作。三是强化以案促改复盘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安全生产一案一复盘实施办法》,对全年以来的14起事故(事件)进行了复盘,全面分析事故原因,查找短板弱项,完善体制机制,制定防范措施,堵塞管理漏洞,起到了复盘一起警示一批整改一批的效果,警示整改成效良好。四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1+4+N”森林消防救援体系,大力支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组建村级应急管理队伍,加强联勤联训,提高各类应急处置部门与消防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救援力量。